所庆公告 历史沿革 所史钩沉 精彩瞬间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所史钩沉
自动化所早期历史访谈录
更新时间: 2016-09-23  

  采访者:杨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史办公室采集组成员) 

  受访者:凌惟侯(自动化所退休职工) 

  采访时间:200794日上午 

  杨:请您谈一下您所了解的自动化所成立的背景及成立经过。 

  凌:好的。1956年我们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规划,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又提出了《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后来大家就把它简称为“四大紧急措施”。“四大紧急措施”出台以后,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决定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尽快筹建相应的四个领域的研究机构。1956818,当时的副院长、党组书记张劲夫签发了一个文件[1],上报当时主管科技工作的陈毅副总理。在科学院上报中央的报告中,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有主任委员钱伟长,他当时是清华大学教授,在科学院兼任力学所副所长。副主任委员有南京工学院副院长钱钟韩、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沈尚贤,国家建委计量局副局长吴汝扬。委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长朱物华,东北工学院教授郎世俊,清华大学教授钟士模,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陆元九,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副所长夏光韦等。在这些人当中,除了吴汝扬和刚从美国回来不久的陆元九以外,其他都是兼任的。 

  上报不久,很快就批下来了,还发给了一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的圆形木质公章。由于上面高度重视,当年9月份,从各高校分配来的42名大学毕业生陆续到所报到。1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将本院长春机械电机研究所的自动化研究室——以疏松桂先生为首的33名科技人员——调入北京的自动化所。195812月,又从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四川分院等各分院陆续调来了65名二、三年级的大学生,让他们提前进入自动化所工作,边工作边培训。至此,经过了3年多的筹建,1960216,研究所正式成立,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杨:列入四大紧急措施的几个研究所,据说在筹备时期都是在西苑大旅社借楼办公的,你们也在那里吗?  

  凌:不是的。自动化所从筹建时起就在中关村。19568月,自动化所筹备处成立时的所在地,就是化学所南面那座不足20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里,就是现在建筑设计院那个楼。当时我们和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的文学所各占了一半,我们占东半边。 

  到了1958年力学所大楼建好后,自动化所就搬入该新大楼,占了大楼的西半边。 

  到了195912月,我们自己的大楼建好后,终于有了自己完整的所址,就是现在502所那个楼。建这个楼的时候好多人都参加劳动了,当时还能看到挖出来的棺材和金元宝。 

  文革期间,19682月,国防科委成立了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把卫星工程及主要承担卫星工程任务的单位全部划了过去,包括651设计院、自动化所、北京科学仪器厂等。我们所是整建制过去的,定名为空间控制技术研究所。当时有一个说法是“三个四分之三”,就是当时国防科委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人员有四分之三是科学院调过去的;价值10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四分之三是科学院拨过去的;划过去的房屋建筑达21万平米,占了他们营房的四分之三。[2]

  后来周总理提出来中国科学院不能没有自动化所,它是中国科学院对外的一个窗口,所以根据中央的精神,1970年中国科学院重建了现在的自动化所。现在这个所址,当时还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中关村分部。科大主体部分调到安徽合肥后,这块地儿就给我们所了。现在的新大楼是20016月封顶,总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自动化所总算是有模样了。 

  杨:自动化所刚成立的时候都有哪些研究室,后来又分出去了哪些研究机构呢? 

  凌:根据自动化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务,一开始设立了6个研究组:生产过程自动化组,负责人钱伟长、陆元九、陈家镛;模拟及计算技术组,负责人屠善澄、朱培基;调节理论组,负责人钟士模、童世璜;远动学组,负责人王传善、张翰英;自动电力拖动组,负责人沈尚贤、疏松桂;自动化技术工具组,负责人杨家墀、陆元九。 

  到了19587月,经院领导同意,所里将研究组改成了研究室,一共成立了八个研究室。第一研究室的范围是卫星控制和部件,主任陆元九。第二研究室是原子能反应堆控制,主任杨家墀。第三研究室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控制,主任屠善澄。第四研究室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调节理论,主任童世璜,副主任潘守鲁。第五研究室是远动学,副主任王传善。第六研究室是电力拖动,主任疏松桂。第七研究室是自动化技术工具,主任杨家墀。第八研究室是计算技术,副主任朱培基。这一年的年底,第一、二、五室的部分人员组成了自动化所第二设计院,地点设在红山口的高等军事学院内。吕强任院长,设了三个研究室。310室管卫星控制和部件,陆元九负责。320室管遥测遥控,王传善负责。330室管仿真技术和设备,屠善澄负责。 

  到了19626月,院里要求各单位在贯彻“科研工作十四条”的基础上进行“五定”,即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定设备、定实验室。所里又对原有的研究室进行了调整,一共成立了8个研究室,两个任务组。八个室从401排到408401室是工业自动控制,402室是远动技术,403室是随动系统和元件,404室是模拟技术,405室是仪表及自动检测,406室是气动液动控制,407室是运动物体控制,408室是控制系统模拟计算中心。两个任务组分别是102任务组为原子能反应堆自动控制及保护系统,151任务组为军事工程热应力试验设备的研制。 

  这是成立初期研究室几次比较大的调整,还有一些小的调整这里就不细说了。 

  自动化所还先后调出一些科技人员充实了一些兄弟研究机构。19659月,从事控制机工作的8位研究人员调到了武汉的中南数学计算所,加强他们所的工业控制机的研制力量。196511月,401402室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包括童世璜、曾召统、蒋新松、易允文等46人,调到沈阳的中科院东北工业自动化所,也就是后来的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196512月,403室从事电磁元件等研究工作的10多位研究人员,几乎是成建制地调到了华东自动化所,就是后来的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19665月,院里为了加强涉及卫星及后来航天器的地面观测跟踪系统的工作,组建了701工程处,自动化所又调了一部分人去。19677月,又将承担“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短波遥测任务的研究人员调到了七机部704所。1968年整个自动化所划归国防科委空间技术研究院,到1970年又重建我们现在的这个自动化所。 

  1978年,自动化所二部和地球物理所二部合并,成立了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1979年,以原自动化所的图像处理研究室总体组为基础的空间中心地面部,独立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至此,自动化所变迁的粗线条的大致脉络就是这样。 

  杨:自动化所在两弹一星以及执行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凌:自动化所成立之初的研究方向,写在十二年规划中的书面文字是:“解决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有系统地提高和发展理论的研究工作”。但我们知道,四大紧急措施的着眼点还是为两弹一星,为原子弹、导弹、为军工目标服务的。我就讲几个主要的工作吧,主要是1968年整个研究所划归了国防科委之前的事。 

  先说一下卫星方面的工作。 

  19588月,我们所的陆元九等科学家参与了拟定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581组成立以后,下设三个设计院,其中第二设计院是以自动化所为主,负责研制卫星控制系统。但是由于国内外的各种原因,19591月,院党组传达了邓小平总书记的指示:“卫星明后年不放,与国力不相称”,对“581组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自动化所仍然在进行运动物体控制的理论研究。[3]

  1964年人造卫星工作再次上马,代号为“651任务。196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651设计院,开始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自动化所主要负责卫星在高空时姿态的测量和控制,此外,还负责《东方红》乐音的研制以便让全世界都能听到中国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音。经过反复研试,我们确定了最佳路线,就是让星上短波发射机一身二任,既播送乐音,又传送遥测信号。1970424晚上,“东方红1号”胜利升空,当《东方红》的乐曲第一次响彻云霄的时候,我们真是欢欣鼓舞啊。 

  自动化所在原子弹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测量原子弹爆炸时火球中心及周边的温度变化及冲击波变化情况。19641016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参加研制快速大量程火球温度测量仪和变磁阻式冲击波压力测量仪的五名研究人员荣立了三等功,火球温度测量组荣立了集体三等功。1965年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我们所研制的新型测量仪又顺利地完成了三项任务,又有四人荣立三等功,两人受到了嘉奖。后来1967617,第一颗氢弹爆炸,其温度也是我们所的研究人员负责测量的。 

  再说说自动化所在研制导弹方面所做的部分工作。 

  其一,196412月,以自动化所朱培基为首的科研团队,研制成功了J-331型大型模拟计算机。这个装置是研究、设计、制造和试验导弹运行控制(即制导)所必须的大型计算和仿真的装备。为此,1964钱学森先生还专程来看过J-331机,并感慨的说:“我们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模拟计算机了”。 

  其二,1961年,我们所承接了院新技术局下发的国防部五院的任务,即“151任务”,由杨家墀和叶正明牵头。该任务是在地面研究飞行器高速飞行时受热应力情况的实验设备。19657月,我们完成了这项任务,把加热、测量、加载三个系统全部移交给了七机部702所。后来702所把这三套样机复制了若干套,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第一批导弹的弹头、尾翼及歼八机的结构的地面试验。这项成果的设计思路现在仍然还在沿用。 

  其三,19655月,中共中央专委第十二次会议决定,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541任务[4],自动化所随即列入1965年研制计划并列为所内研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仅时隔半年,19661月,该阶段性成果即在1502试验场进行了多发试验弹发射试验。同年3月,又在8201部队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后由于国内国际形势变化,1967年接国家科委正式通知,终止了541任务的研制工作。 

  这里还应该提及一个为多种军事工程配套及民用任务服务的研究团队,即直驱伺服控制系统及其特殊元器件研究的集体,大约有20来人。他们从1963年开始探索电机直接驱动负载,从而革除减速机构先天具有的“齿隙”、弹性变形等非线性因素。这在武器系统和外层空间等一些要求高精度技术指标的研究领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从1965年开始,陆续研发出直流力矩电机、交流力矩电机、高灵敏度测速机等系列产品并批量生产,填补了当时国内的空白。 

  同时控制系统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还根据任务所需进行了开创性工作。这个团队先后为157工程(导弹用惯性平台及低速气浮伺服转台)、651卫星工程、09任务(核潜艇)、总参902工程(精密雷达)、超小型火炮指挥仪、三自由度空间飞行姿态模拟转台以及民用方面的2.16天文望远镜等众多工程任务服务。这在七十年代前后,在国内有关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当时到自动化所求教的人是趋之若骛,可以说,这个团队为我国直驱伺服控制作出了值得称道的开创性工作。 

  :除了刚才您谈的这些项目以外,自动化所的研究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上还有哪些应用呢? 

  凌: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第39项规定:“生产过程机械化及自动化任务”,我们所是此项的主要负责研究单位。围绕这个项目,开展的重点任务有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综合自动化,大型模拟计算装置,铁道远动化,2.16 反射天文望远镜自动控制等。 

  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控制自动化,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第四研究室,专门做这个项目,由屠善澄负责。1958年院里组织的跃进展览会上,我们所参展的项目中就有长江三峡船闸自动控制模型。但是这个项目在文革中下马了。 

  第二个是2.16 天文望远镜,这是一个院管的大型协作项目,为此院里成立了216办公室,参加的单位有天文台、南京天文仪器厂和自动化所,我们所承担的是其全部控制部分。这个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1989年才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安装完成,其计算机控制系统已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同类设备的水平,为国内外的天文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项目还有很多,比如,1963年我们所与计算所合作研制成功了“遥测数据自动记录和处理设备”,1964年又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100W印刷组直流电动机,填补了国内空白,等等。 

  :在1958年跃进展览会上,自动化所的参展项目除了长江三峡船闸自动控制模型还有什么呢? 

  凌:还有装有动物的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和“异步电动机离子变频调速系统”实物,这些在当时都是属于前沿性的工作。 

  杨:请您简单介绍几位早期为自动化所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所领导。 

  凌:早期对自动化所作出重要贡献主要是重建之前老自动化所的“三套马车”——陆元九、杨嘉墀和屠善澄三位老先生。杨嘉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从1961开始到自动化所重建之前,一直就是我们所的副所长,还是 “863”计划四位倡导人之一。 

  陆元九在惯性导航和自动控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他这个人不太活跃,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了。这两位都是中科院院士。 

  还有屠善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国模拟计算机、导弹控制系统及人造卫星控制系统的研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老领导中,这里我最想提的是副所长吕强,从老自动化所到重建后的自动化所,很长时间都没有正所长,一直是他主持所务工作,担任自动化所行政和党委领导工作长达二十年之久。他是一个革命老干部,真是呕心沥血,一心扑在所里。这个所长做到什么样呢,如果走过来一个科研人员,他就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做什么课题,课题进展情况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我们很佩服他。他吃过晚饭,没事就来所里转,基本上是以所为家。 


  [1]“(56)党组张发字第44号”文《中国科学院请批准筹建计算技术、电子学、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等三个研究所和筹备委员会名单》, 825,陈毅副总理批示:“同意办、报总理及中央”。 

  [2]19685月有关材料统计 

  [3]主要是1959年原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给国家造成了大困难,但又不甘心卫星的实际研制工作下马,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4]即单兵肩扛地对空导弹,用以反击超低空飞行敌机。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中东地区一些武装人员肩上扛着一个约1.5长的发射圆筒,即是这种装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