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道文
1958年本人从请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分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报到后按排到自动化所第四研究室工作,师从朱培基先生,同时在颜惠民书记领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并学习老同志的精神,刻苦钻研。课题组团结一致。我的工作历程,回忆大致如下:
1.过程控制计算机领域
六十年代我国十二年科学规划的控制计算机自动化试点项目,我们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陆续研制出高可靠性用于发电厂、化肥厂及铁路自动化的计算机,並参加北京市电子工业 ‘696大会战’等项目。
·研制集成电路自动中测设备,用于芯片生产过程的工艺测试设备。1978年获中科院重大成果科技奖和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
·751小型多功能控制机,是国内首台自行设计的微程序控制计算机,整机性能稳定可靠。用于北京铁路自动化工程。
·021机用于兰州化肥厂生产过程控制等。是当时国内稳定和可靠性最高的机器。
2.微阵列处理器 μsp
微阵列处理机具有高速向量计算和信号处理功能,开拓了微机实时处理的应用领域。 μsp获得198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地区先进计算机应用系统一等奖,86年全国计算机应用二等奖。
3.聋人语音教学系统(CVTS)
聋人语音教学系统(CVTS)亦可称可视语言训练系统。CVTS由微机配置μsp构成。μsp具有快速信号处理能力。满足CVTS实时教学需求。在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的语音发音教学中,取得突出效果。有效提高了学习质量,減轻了教师劳动量,1987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IEE1991年颁发的特别奖。
4.参与筹建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根据中科院78—85信息处理学科纲要,1986年由胡启恒主导,在自动化所筹建模式识别实验室,包括图像、语音、人工智能AI。1987年底建成并开放。为国内外进行有关科学研究平台,培养研究生平台。多年来已培养许多硕博生。其中有的已成为国际著名学者。
1989年在当时模式识别实验室平房门口 “76亩地”前合影。左起:戴风广、杨秀云、陈道文、连国臻、马增良、赵微、乔素清、马颂德、茅维然。
5.承担国家‘八五’重大科研项目
(1) 中科院‘八五’重大科研项目(1992一1995)《汉语语音对话系统工程》。该项目评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项目分为8个课题:
· 汉语单音节识别和连续语音识别,负责人自动化所黄泰翼
· 汉语超大词汇识别与合成,负责人声学所
· 汉语规范普通话连续语音识别,负责人声学所
· 汉语按规则语音合成和文语转換系统,负责人声学所
· 人工神经元网络和听觉模型的语音识别应用,负责人自动化所陈道文
· 汉语理解系统,负责人声学所
· 汉语综合语音数据库与语音系统的测试评定,负责人中国科大
· 汉语语音对话高速处理系统,多个DSP构成的阵列处理机,负责人声学所
(2) 1994年中科院访日代表团参加ICSLP会议,提交大会三篇論文,《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方法研究》(作者分别为陈道文,徐东昕,俞栋)。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90一1993《神经网络理论模型及应用方法的研究》,我所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
自动化所承担的课题:
·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研究及其在知识系统中的应用。负责人戴汝为。
· 基于神经网络原理的机器人视觉和智能控制系统。负责人李耀通,马颂德。
· 基于神经网络的汉字识别。负责人刘迎建。
· 基于神经网络的汉语语音识别。负责人陈道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97年1月—1999年12月《听觉计算模型及其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与北京大学合作研究,2000年评价为优秀。论文《听觉计算模型在鲁棒性语音识別中的应用》声学学报、电子学报,作者卢绪刚、陈道文。该课题总负责人为北京大学迟惠生和自动化所陈道文。北大迟惠生,吴玺宏为北大方面课题研究负责人,陈道文,刘文举为自动化所方面课题研究负责人。
我们的各项成果都是由全体科硏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克服各种困难而完成的。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六十大庆的节日里,我们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祝自动化所在下一个六十年里会取得更大更重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