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主要定位,是我国最早开展类脑智能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  

  自动化所现有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实验室、复杂系统认知与决策实验室、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平台及数个北京市、中科院科研平台,并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研究机构共建了中欧联合实验室、中科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五个国际合作创新平台。  

  自动化所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IEEE Fellow 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以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  

  当前,紧密围绕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挑战,自动化所布局了“脑与类脑研究、仿人视听觉智能、自主机器智能、博弈进化智能、复杂系统智能、AI基础软硬件支撑体系、AI创新应用”等研究板块,并牵头建设了怀柔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中科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  

  面向未来,自动化所将依托北京、武汉、南京、香港四地,深度参与北京科创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打造智能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发源地与人才高地。  

  “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于2016年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2023年度“博新计划”215日开始网上申报,现诚邀国内优秀青年才俊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流动站申报,竭诚欢迎有志于智能科学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青年人才应聘。  

  一、项目内容  

  “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给予每人每年不少于30万元的资助(含博士后日常经费、科研启动经费和国际学术交流经费),国家资助期为2年。  

  若入选“博新计划”,计划期内除享受国家资助待遇外,还可享受我所高薪博士后相关配套待遇,且满足研究所公开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者,可优先聘任至相应岗位。  

  二、招聘方向  

  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包括且不限于:  

  1. AI基础理论与创新应用  

  AI+基础交叉学科(数学、物理、认知和心理等)  

  AI+生命科学  

  若未入选“博新计划”,个人条件优秀且与上述方向紧密相关者,研究所可匹配至同等自主支持条件。  

  2. 脑与类脑研究  

  类神经计算模型  

  多尺度认知计算模型  

  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  

  3. 仿人视听觉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类人感知与学习  

  跨模态感知与理解  

  4. 自主机器智能  

  智能传感与决策控制  

  自主智能机器人  

  柔性机器人及自主操控  

  5. 复杂系统智能  

  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  

  决策智能理论与方法  

  人机交互与人机融合  

  6. 博弈进化智能  

  多智能体学习  

  强化与进化学习  

  博弈论与机器学习  

  7. AI基础软硬件支撑平台  

  类脑神经形态芯片  

  AI芯片与智能计算  

  三、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为2023年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道德。  

  2. 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且无科研失信情况。  

  3. 199111日(含)以后出生。  

  4. 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数字经济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5. 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6. 拟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拟定初步研究计划。  

  7. 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是20223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之前未申报过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2211日(含)之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8. 获选人员须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  

  9. 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相关人员可关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及自动化所高层次人才项目https://mp.weixin.qq.com/s/uHgvTD0pRh-s1SazFaQFBQ)。  

  10. 入选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及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原则上不得重复获得资助。  

  四、申报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身份材料和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申请人无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所有申请材料均为在线生成或上传原件扫描件,上传文件须为PDF格式。具体填报要求如下:  

  (一)申请书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并生成申请书(模板见附件1),自行线下填写无效。  

  (二)《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  

  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下载后完成填写、签字并上传原件扫描件(模板见附件23)。  

  (三)身份材料  

  已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和毕业证。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如无预答辩通知书,可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以上材料均须上传原件扫描件。  

  (四)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  

  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个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以上材料均须上传原件扫描件。  

  五、申报流程  

  (一)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215日至315日)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在线提交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流动站  

  设站单位的联系方式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中自动获取。申请人对已在网上提交的申请数据有修改需求时,需在315日前逐级申请驳回。  

  (二)设站单位审核(316日至322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审核申报材料,并提交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六、评审安排  

  (一)评审方式  

  通过组织同行专家评审确定获选人员,采取两轮评审,第一轮为通讯评审,第二轮为会议评审。评审指标见附件4  

  (二)时间安排  

  2023215日至315日,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材料。316日至22日,设站单位网上审核。3月下旬,通讯评审。5月上中旬,会议评审。5月下旬,公布获选结果。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86-10-82544652  

  电子邮箱:zhilin.zhang@ia.ac.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自动化大厦31810019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