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至18日,自动化所30余名党务干部和青年党员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共同领悟延安精神,传承信仰的力量。培训活动由党委委员、所长助理徐德带队。
开班仪式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十三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抗日的灯塔,是光明与进步代表。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孕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延安的学习生活紧张严肃却不乏生机活力。培训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将党史知识讲授、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锻炼融于一体。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和激情教学等多种形式,让大家在听、看、思、忆的过程中,重温党的历史,实地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
向主席铜像敬献花篮
在延安干部管理学院,一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专题党课详细介绍了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至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期间波澜壮阔的历史。报告内容详实,大量生动的事迹和珍贵的图片让大家对党史有了系统地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专题党课
在杨家岭、王家坪旧址、在梁家河的枣树下、在南泥湾纪念馆前,大家参观了一孔孔简陋的窑洞、学习了一个个史料详实的展览,触摸着历史的温度。参观结束后,同志们又站在老一辈革命家奋斗过的土地上,像当年抗大的学生一样,坐在小马扎上认真聆听《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干群关系》《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知青时期的延安精神》《南泥湾与南泥湾精神》等现场教学。讲授形式让人耳目一新、特定的历史场景,声情并茂的讲解,把大家带回到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热情。
宝塔山下延河畔,延安的历史不乏革命激情与豪迈,也充满着温情与感动。现场教学《毛泽东与毛岸英父子情》和实景教学《延安保育院》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还原了大时代下共产党员的亲情。无数革命先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顾一切,勇于牺牲。这些故事触动了大家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不少同志潸然泪下,深受感动。
在最后一天的总结会上,大家分享了几天来的学习心得。党委委员徐德在总结中深情地说,延安之行让我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南泥湾,我们了解到南泥湾开荒的过程中并不是蛮干,而是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精细的筹划、科学的发展;在梁家河,我们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忠诚及如何践行延安精神。延安的十三年,我们党有过挫折和困难,但我们党及时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错误。这是我党独特的一面,也是伟大之处。通过这次学习,每个人都有了满满的正能量,这是最大的收获。希望各位党员把延安精神带回自动化所发扬光大,结合自身的工作,把延安精神落实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去,在科研工作中做合格党员,并把这次充电得到的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全所同志!
延安的培训是寻根之行,更是逐梦之旅。短短的培训已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相信在这里汲取的力量将为大家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不竭动力,激励每一位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宝塔山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