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人工智能学院2022年度本科教学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授课教师交流,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提升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金德鹏教授,本科部部长燕敦验教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自动化所所长徐波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本科部副部长丁云云,计算机学院授课教师孙晓明研究员,人工智能学院授课教师刘智勇研究员、雷震研究员,分别做了关于本科教学管理、本科课程教学经验、本科课程设计与筹划的主题报告。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自动化所副所长刘成林研究员组织参会教师们交流讨论,并作总结。会议由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肖俊教授主持,人工智能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本科课程授课教师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参会人员合影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自动化所所长徐波首先向国科大及本科部一直以来对学院的指导与支持,以及授课教师们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他表示,人工智能学院自2021年招收首届本科生,2022年开始本科专业课授课,学院在师资紧张、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课程教学任务,但同时本科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课程授课效果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教学研讨会交流,希望能够总结本学期的教学经验,为下学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徐波院长表示,在国科大本科部的指导下,在学院授课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学院的课程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
徐波致辞
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金德鹏强调了人工智能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肯定了学院对人工智能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的有益探索。他建议加强对人工智能课程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清晰界定不同课程类别,鼓励学生积极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同时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做好课程思政,使专业课教育与思政工作同向同行。
国科大本科部部长燕敦验表示,国科大本科生培养的定位是充分利用中科院优质的科教资源,培养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立志科技报国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大师。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具有交叉性、前沿性特点,开展本科教学应向国内外一流高校学习先进的课程设计和培养经验。他也强调授课教师须不断学习探索,讲授最新的知识与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挑战权威的能力。
国科大本科部副部长丁云云做了关于本科教学管理经验的报告,围绕本科教学培养的主要范畴、规章制度、师资配置、教学注意事项、本科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丁云云报告题目
计算机学院授课教师、计算所研究员孙晓明以“理论课程的一点体会”为题,分享了他在讲授本科课程《组合数学》过程中不断打磨授课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的经验与体会。他强调,在设计课程大纲与教学内容时,既要做好与基础课程的衔接,也要与其他专业课建立有机联系。在课堂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要重视课后习题趣味性与深度的设计,以“每周一题”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孙晓明报告题目
人工智能学院授课教师、自动化所研究员刘智勇根据自己主讲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情况,与参会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这门课是电子和信息类等工程科学的开蒙课程”,他表示,上好这门课,才能构建起从数学到物理和工程技术的桥梁,从而连接好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他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关键细节、如何选用教材和重点内容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刘智勇报告题目
人工智能学院授课教师、自动化所研究员雷震结合《人工智能原理》的备课,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思想、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总结,分享了设计与筹划该门课程的心得体会。“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不一样,本科生课程更注重对经典内容的讲授,而研究生课程则更关注专门知识。”他表示,《人工智能原理》作为专业必修课,既是前导课程,也与其他专业课有交叉,因此在备课时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宽度,从而为搭建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打好基础。
雷震报告题目
人工智能学院督导委员会主任、自动化所研究员宗成庆结合课程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多年的授课经验,向授课教师们提出了相关建议。他指出,课件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是个“良心活”,需要花大量时间来打磨,在形式上要注意动画设计和章节编码的规范性,要做到条目清晰、逻辑清楚。他鼓励教师们亲自编写教材,根据课时数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将专业知识与应用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自动化所副所长刘成林组织参会老师们开展了线上讨论。刚刚结束大二上学期专业课授课的四位教师分别分享了关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提升的经验与体会。即将开始大二下学期专业课授课的六位教师也分别讲述了对课程教学的准备与思考。刘成林作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此次研讨会为学院授课教师们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希望大家在会后能够继续深入交流,每门课程做好与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授课老师要自觉学习和锻炼提升讲课水平。今后,学院将继续优化课程知识体系,吸引更多的老师加入授课队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不断提升本科生课程教学和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刘成林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