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展示最新最时髦的技术,让公众理解自动化,了解科学,这是自动化所开展公众科学日活动的初衷。
主办方设计3D打印展的绝妙之处是它的展览主题:《社会制造平台》。看似展品题目与展品本身毫不搭界,但正是这一题目拓展了展品的科普内涵。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袁勇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展示的两款3D打印机都是自己研制的。现在国内刚刚兴起3D打印热,但国外的3D打印已经搞得丰富多彩了,比如打印材料就有塑料、尼龙、蜡、活体细胞等等,利用活体细胞已能打印软骨、血管了。“在没有3D打印之前,我们的产品基本都是工厂制造的,有了3D打印技术,个人、家庭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搞个性化制造了,变成了一种社会制造。”
自动化所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已连续九年。今年既有传统保留项目,如机器鱼、机器人、虹膜识别等,也新添了3D打印、口语自动翻译等。由于展览项目丰富多彩,科研人员准备认真,这里已成众多研究所中最受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欢迎的科普展览之一。(记者 李大庆)
《科技日报》(2013-5-19 一版)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3-05/18/content_604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