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媒体扫描

中国科学报:《彭思龙:那些提升核心创新力的标志》

  • 发表日期:2014-04-25 【 【打印】【关闭】
  •   如果有一天,我们到企业中,发现从业人员具备很高的素质,周围有不少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到处能听到多学科真正合作的案例,基础研究瞄准一个实际需求,研究人员思维活跃,奇思妙想如泉涌——那时的中国即便不是最强的创新强国,也为时不远矣。

      中国科研在过去的2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我个人的观察,在早几年,我们还比较谦虚,科研上比较努力,态度上还相对谨慎,取得了一些扎实的成果。然而,在过去的5~10年中,很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论文总量上去了,专利总量也上去了,但是我们的工业成果依然少得可怜。
      论文和专利对中国的创新到底有多少价值,也许现在就可以下结论——基本上都还处于学习和训练阶段。中国的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即便没有走弯路,也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努力。
      如果我们要判断中国是否已经具备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讨论。
      规范从业人员素质
      科研创新除了想法之外,离不开工业基础。很多想法如果没有试验条件和加工能力,想了也是白想,所以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大小与这个国家整体工业基础紧密相关。而工业基础除了看得见的工业设备外,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国家通过“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生产线,也制造了大量品质越来越高的产品。但是,在很多行业,我们的工业素质,尤其是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是让人担忧的。
      我们和一些企业合作,进行生产质量分析,希望从企业获得一些生产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应的方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接触,发现来自企业的数据噪声高得惊人,很多数据根本没办法使用。数据精度对于精细化分析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实验员对于严格的分析设备管理规范根本不了解;标准样的配置规范、设备标定规范、试剂使用十分随意,操作员随便换班……这些都是噪声的主要来源。我们的企业有大量的生产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根本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很多问题没有抓住重点,最终也就解决不了问题。
      生产过程的质量体系管理是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我们国家的企业生产质量体系大多数是为了拿证书,实际生产过程往往处于半失控状态。一些企业并不是主观上想生产不合格产品,而是具体生产的人不具备生产合作产品的行为。
      对核心设备缺少科学理解,是阻碍生产能力提高的另一个原因。大多数高端设备基本上靠引进,购买来的设备有时候甚至没有人懂得设备的基本原理。在不懂原理的情况下,是不能保证外围配套手段的严格性的。
      跨学科培养及合作
      我国的人才战略早期是为了批量培养专门人才,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学校专门化,专业划分很细,每个专业都要搞成大而全。最终的效果是,人才最多了解了一些所谓专业知识,但该深入的没有深入,该广泛的还很狭窄。
      如今,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一味地强调自己的专业,强调自己的学科,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必须是跨学科的。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工业问题,包括社会问题的研究,远远不是某一个学科可以解决。必须从问题本身出发,将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科学技术和知识都利用上,才可能解决一部分。但是,这需要一个具有跨学科视野的人才能做到——最起码也需具有跨学科的胸怀。
      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培养这样的人才方面是先天不足的。于是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个具有某一种学科优势的人,领导了一个跨学科项目,但是其视野往往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学科——这样的团队是不能解决真正复杂的问题的。
      过去10年中,我国在科研上的投入越来越大,科研布局被打破,各行各业的研究部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但是几年下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在于,问题的需求方、设备提供商、技术提供方、科研攻关方几个方面的强者都不属于某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的强者都限制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领域之间的合作始终没有效果。
      行业研究机构抓住行业优势,希望完全自主研究,对于其他行业可能的合作者抱着戒备心态——生怕分了一杯羹。这种保守主义和“一亩三分地”的思想到处都是。他们动不动就说,这是他们的专业,是他们的行业,别人都是外行。这些话,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的,但是这不代表这些行业靠封闭就能自主解决所有的关键问题。
      突破基础研究瓶颈
      一个国家核心创新力的很重要的来源是基础研究的突破,然后带来技术的创新,最后才是产品的创新。
      我国的基础研究能力不断上升,但是基础研究都是“在梳别人头上的辫子”,也就是做的问题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相反,自己的问题很少有人问津。这种基础研究和工业社会脱节的毛病谈了很多年了,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
      企业不愿资助基础研究,认为周期太长,不做傻事。基础研究人员认为企业问题都是小儿科,不愿意插手,最后造成工业界和学术界互相轻视的局面。美国和欧洲应用科学研究非常庞大,我国发表论文最多的领域很多是别人不做的,而在工业上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我们却处于弱势。
      科研是思想的活动,想象力是其中最有活力的部分。现在我们的学生最缺的就是想象力,大多数满足于消化吸收,满足于再现别人的成果,遇到一个问题,习惯于模仿。
      我国核心创新能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形成这种现状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发展阶段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掩耳盗铃,做夜郎自大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到企业中,发现从业人员具备很高的素质,周围有不少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到处能听到多学科真正合作的案例,基础研究瞄准一个实际需求,研究人员思维活跃,奇思妙想如泉涌——那时的中国即便不是最强的创新强国,也为时不远矣。
      至于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培养人,没有必要夸大成绩。当然,信心依然还是要有的,只不过不能让信心迷惑了科学的眼睛,变成了盲目的自信,那就成了别人的笑柄。
      (作者系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