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记者黄光辉)“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今天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召开。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谭铁牛共同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同属于21世纪的前沿学科。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丰富和研究领域的突破,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与融合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次论坛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为主题,从脑科学如何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类脑智能的态势与发展研讨两个议题入手,对目前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讨论,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个学科的交叉力度和思想碰撞,更好推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为国家实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进一步凝炼目标、凝聚共识。
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蒲慕明院士、谭铁牛院士、李德毅院士、何生研究员做主题报告,来自130余家院校、研究机构、企业3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蒲慕明院士的《大脑可塑性与类脑智能研究》报告,回顾了神经可塑性研究的重大发现,并猜测新一代类脑神经网络可借鉴的自然神经网络的特性,同时,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进一步理解人脑复杂网络的运作机制的重要启发。何生研究员的《人脑视觉认知原理和启发》报告,就人脑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讨论。李德毅院士的《自驾驶认知》报告,认为无人驾驶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车而在于人,强调基于驾驶的图灵测试可大大推动我国类脑研究和无人车的产业化发展。谭铁牛院士的《生物启发的模式识别》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该方向的具体研究工作,并就生物启发模式识别方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在论坛上,与会人员围绕“脑科学如何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类脑智能的态势与发展”专题进行研讨。报告会和专题研讨由郭爱克院士、王佐仁研究员、徐波研究员、刘成林研究员主持。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是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统一领导下、各学部常委会和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等共同承办的高层次学术活动。论坛旨在推动前沿科学理论和技术探索,促进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系统深入开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及国际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倡导科学民主,鼓励学术争鸣,充分发挥学部对我国科学技术前沿和未来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由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杂志社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