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陈海波)同为21世纪的前沿学科,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与融合近年来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58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召开。论坛从脑科学如何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类脑智能的态势与发展研讨两个议题入手,对目前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讨论。 

  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作了题为《大脑可塑性与类脑智能研究》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回顾了神经可塑性研究的重大发现,并猜测新一代类脑神经网络可借鉴的自然神经网络的特性,简述了赫伯神经集群假说(Hebb Cell Assembly Hypothesis)的演化和对人工网络计算模型设计的贡献。同时,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进一步理解人脑复杂网络的运作机制的重要启发。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生在其报告《人脑视觉认知原理和启发》中讨论了认知科学的研究人类视觉系统的多个平行通路(包括皮层上及皮层下)的不同特性和分工、前馈和反馈信号的相互作用、物体识别的多层次结构、专家化系统的形成以及知觉意识的功能等,并就人脑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讨论。随后,与会人员围绕脑科学如何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 

  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李德毅进行了《自驾驶认知》报告。他认为无人驾驶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车而在于人,其核心是物化驾驶员在开放条件下对不确定性驾驶环境的认知,重点是物化驾驶员认知,解耦出类脑的功能模块,研发机器驾驶脑,和汽车一起构成轮式机器人。基于驾驶的图灵测试可大大推动我国类脑研究和无人车的产业化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谭铁牛在其报告《生物启发的模式识别》中回顾了模式识别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凝练了用于模式识别的生物机制,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该方向的具体研究工作,并就生物启发模式识别方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随后,与会人员围绕“类脑智能的态势与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 

  论坛期间,来自130余家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的3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了学术交流和讨论。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个学科的交叉力度和思想碰撞,更好推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为国家实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进一步凝练目标、凝聚共识。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由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杂志社协办。 

   

  原文链接:http://politics.gmw.cn/2017-05/08/content_24418649.ht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