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题:机器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冲击?——聚焦世界机器人大会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水母机器人、变脸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快递无人机、机器人“书法家”……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亮相正在北京举行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向人们展示了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图景。
↑8月24日,观众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观看展览。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机器人 “无处不在”
医生坐在操作台上,眼观显示镜,手拿操作杆,机器人四个“手臂”上下摇动……展厅里,人们看到这样的演示: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医生可以更加精准灵巧地切除病变组织。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手术机器人是医生“手”和“眼”的延伸,原来切口需30厘米的手术现在只需几厘米,切口小、下刀准的微创手术能减少手术风险。这类医疗机器人还可以减轻手术对外科医生的体力消耗,提高手术效率与稳定性。
据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目前在全国已配置60余台,2016年进行了1万多例手术。
机器人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手术室,也出现在餐厅、银行、超市、工厂车间……
↑8月24日,观众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观看骨科手术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在亚马逊运营中心,常常可以看到同一片区域内数千台Kiva机器人有序避让,并能在准确时间将商品精准无误地送到拣货人身边。目前,亚马逊已在全球部署了10万台Kiva机器人用于存储和拣货。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全球物流中国总裁薛小林介绍,亚马逊智能运营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指挥”成千上万台Kiva机器人协同作战,整个过程几乎是零人工干预。
重量仅为53公斤的小型协作机器人CR7A可以在没有安全围栏的情况下与人一起并肩工作;两轮机器人Handle实现了在快速滑行的同时进行跳跃的稳定控制;科大讯飞推出的全球首台全程语音交互服务机器人,采用语音、触屏、动作等多模态综合交互方式,已应用于医院、银行、保险公司等领域……机器人已经逐步从单一的劳动工具和设备,上升为人类的工作助手和生活伙伴。
↑8月23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出的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服务型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分析,2016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增长14.5%,预计2017年将达到232亿美元。其中,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首次突破50亿美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62.8亿美元。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扩大,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重要领域形成了一批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自主创新产品。
机器人“智力”还有限 人类简单工种易被取代
专家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全球机器人发展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应确保机器人发展安全可控,找到发展与控制间的平衡点。
↑8月24日,观众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参加互动活动。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机器人足够“智能”了吗?
专家介绍,其实现在不少机器人的“智力”还相当有限。今年上半年网上关于申通分拣机器人“小黄人”的视频受热议,大家纷纷为“小黄人”的熟练作业点赞。
申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德庚表示,未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参与物流辅助工作,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机器人摆件不那么工整、部分单据仍为手写导致无法完全数字化录入信息等。
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机器人在运动层面上尚显不足,其能效比、灵活性仍远远达不到人类肌肉群协调动作的水平,十分“脆弱”。比如大多数工业机器人还是以机械手臂为主,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研发制造柔性臂的能力,导致机器人的灵敏度有限,能做的动作很少。
多功能机器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远,尤其在自然语义理解方面,机器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8月23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出的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服务型机器人Alpha1s在表演舞蹈。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机器人将取代哪些工作?
最近一则6秒写完的地震新闻引发公众关注,这位地震新闻的作者竟是国家地震台网新研发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大家调侃“机器人6秒写完新闻,手慢的记者恐慌了吗”之余,也引发了对机器人是否将取代记者工作的思考。
雅虎机器人写稿系统“Wordsmith”、《纽约时报》新媒体运营总监机器人“Blossom”、腾讯自动化新闻协作机器人“Dreamwriter”……事实上,机器人写新闻早已有之。
再比如,机器人还可以胜任工人、电话客服、司机、陪护人员等工作,但这些都是相对简单、标准化、流程化的工种。
↑8月24日,观众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观看仿生智能机械臂演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对此,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认为,未来机器人更加深入辅助人类工作之时,对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人员的技术能力,去做一些机器无法做到的工作,比如新闻工作中的深度调查报道等。
专家指出,随着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多,一些人可能会失去工作,但同时一些工种会发生变化,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机器人如何适应社会?
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经提出过机器人三大定律,首要的一条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还存在很多隐患问题。
机器人“小胖”没人操纵,自己突然跑起来,打倒了玻璃墙,砸伤旁边一位路人……去年底,深圳高交会上机器人“小胖”伤人事件引发热议。事后深圳高交会组委会发布公告表示,事故是由于展商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误将“前进键”当成“后退键”而导致。
今年7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通过视频展示他乘坐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影像,并称车辆正行驶在北京五环路上。此举引发“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是否合法”等争议。随后交管部门开展了调查核实并表示,支持无人驾驶技术创新,但应当依法、安全、科学进行。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专家王飞跃认为,任何的机器技术都是双刃剑,在科技创新的同时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控制机器的能力,人类要有最终的决策权。
↑8月24日,一位德国的技术人员在展示可以跟随人的动作的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加强核心技术发展 促进机器人深度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机器人一方面会以自动翻译、图像识别等“软件”形式服务百姓生活,另一方面也将通过集成“硬件”深入到百姓生活中,未来,人工智能会使城市生活更加智能,城市管理更加高效与便捷。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虽已为机器人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我们每万名工人中机器人的占有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减速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技术还主要依靠进口。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机器人市场“重”概念创新而“轻”核心技术发展,基础设施构建仍不足。国内大量建立机器人产业园区,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发挥作用或形成产值、产能的很少。一些企业热衷于炒作概念,虽然挂名“机器人”“智能”,技术能力却配不上名字。
↑8月24日,观众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观看国产教育用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王飞跃认为,要想让机器人渗透到人们生活,真正实现智能社会,一定要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建立知识库、大数据库、面向各类具体问题的智能系统等。“这不仅要有技术,还涉及整个社会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等。”
业内人士判断,深度学习将给予机器人更加强大的“大脑”,甚至能够提供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交互,未来机器人将越来越像人。专家们呼吁,要加快机器人向各领域的应用,实现人机协调、跨界融合、共创分享,营造有利于机器人发展的良好生态。(记者阳娜、胡喆、陈旭、盖博铭、李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