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研讨会在京举行。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余山在会上提出上述设想。他表示,“我们应该持续吸引年轻人来做人工智能,来做科学研究”。
自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专门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后,人工智能话题引爆了教育界,也令《机智过人》备受关注。在研讨会上,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处长熊德、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吴晓斌、节目主创与传媒、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激发青少年一代投身前沿科学献计献策。
科普工作意义重大 电视媒体勇当先锋
在去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将科普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具备科普工作的先天优势,理应是科普工作的排头兵。《机智过人》的推出,发挥了电视这种大众传媒的优势,将严谨的科学与活泼的形式相结合,更好地传递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将人工智能这样一种前沿科学,以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普通大众了解。
节目要做“科技+”,“+”是什么?
与会嘉宾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学部长彭文祥表示:科技节目可以在多领域进行交叉呈现,第一个‘+’就是人文,比如让世界第一的步态识别技术去识别京剧的步法,就是一种科技+人文的兴趣叠加。总导演陈奇艺表示,刚接手节目时,如何让观众对前沿科技产生情绪共振感觉特别难,但他突然发现,其实科学是与人文密切相关的。
彭文祥表示:第二个“科技+”是娱乐,科技节目展现了很多观众平时看不到的场景,这也是一种娱乐。但是,“真正的娱乐是有智慧和有机智的东西。”而“科技+”的第三个方向是艺术,彭文祥希望《机智过人》在未来的节目中可以思考将最前沿的科技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嫁接,让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观点精萃: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处长熊德
《机智过人》是科学性、传播性与易授性的统一
因为我们在科学院工作,很多科学家会跟我们交流,我们也会主动去请教科学家对《机智过人》节目的看法。大家对这个节目普遍的认识和印象是把严肃的科技主题做得很有趣。我们邀请了著名的姚期智院士,德国汉堡科学院的院士张建伟,自动化学会的几十位专家为这档节目的科技性把关。在众人的呵护与关心下,《机智过人》最后的呈现结果是把科学性、传播性和易授性结合在了一起。我们有一位专家说得特别好——以自然科学研究的严谨,以大众传播的热情,以传播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在做这档节目。
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吴晓斌
《机智过人》是应运而生的节目
《机智过人》是一个应运而生的节目。去年四月,有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机大战,基于该社会事件我们萌生做这档节目的想法,频道层面、台层面对这个想法也非常支持。当前,我们大量的节目是基于模式购买或借鉴,原创类的节目太少,跟社会能够同频共振,能够反映当下的热点和思考的内容太少。
在做《机智过人》的时候,在央视内部,一套是最早通过社会合作制作节目的。我们一直打开胸怀,希望与更多的制作机构,希望与更多的科研机构合作一档节目。我们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也坚持了这么一种开放的心态。这档节目诞生是基于我们的开放心态,基于我们的合作的机制和平台。
《机智过人》总导演陈齐艺
好内容的产生需要冒险
当我们想到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我突然发现它跟我们的科学,跟人文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因为想到人工智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哲学的问题,而不是科学的问题。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在社会上的一大争议是关于人工智能和我们人类的关系的问题。所以,在制作节目从这个角度考虑,我觉得我们我们可以让这个节目能够稍散发一点人文的光辉。这是我对这个节目的第一个认知。在这个节目里面,比方说我们从选题上面,从表达方面,时时处处贯穿了这样的理念。
《机智过人》目前已经收到了国际上很多节目模式公司关注。我们团队比较崇尚科波拉讲的一句话——任何艺术形式,它的核心要素就是冒险。不敢冒险就做不出真正的美。人机大战的选题、节目的舞美设计,这些我们都是在做冒险。正因为冒险,才有了突破和创新。
北京长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节目监制 沈军
把一个科技类节目做得有温度
对于人工智能这样题材的季播节目,长江文欢传媒有勇气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中央电视台的平台和中国科学院的鼎立支持。这档节目从制作角度来说难度巨大,除了是原创的原因还有就是题材,这个题材在电视呈现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我们制作这档节目还有一个考虑。在过去的两三年我们的电视屏幕中是一种畸形和不健康的状态。我们的理解是电视栏目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各种节目都应该有生存空间,包括科技类的节目。科技类节目以前第一印象会比较专业,比较冰冷,这次我们主创很重要的一个思路就是怎么能把一个科技类的节目做得有温度。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包括节目录制和后期制作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思路进行。
原文链接: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News?fromType=vampire&forward=1&aid=sub_30734679&aman=#back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