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不少医院已经开始使用机械臂进行外科手术,有医院把机器人作为卖点,我母亲就接受过机器人设备的辅助手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Brad Nelson说道。他认为这不仅是机器人的动物外科手术行为,还可以在更广泛的空间改进治疗方案。 

    医疗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泰勒沃森教授认为,人类临床医生和基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协作将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手术和介入医学的操作方式,正如计算机技术改变20世纪的制造业一样。 

    医疗机器人能够提供更精确、无创的服务,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研究热点。相较于欧美等医疗机器人发达国家,我国医疗机器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商业应用还需克服多重障碍。 

 

    奋起直追的医疗机器人产业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研究报告,2016年欧洲医疗机器人市场占全球总市场的52%,其次为北美,占比46%。美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已发展30多个公司,他们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原创性核心技术,并已从早期研究过渡到了产品研发、市场推广阶段。 

    我国医疗机器人目前大多数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还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医疗机器人在各大医院的普及率也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但在部分领域,我国科学家已经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制与临床试验”项目今年7月正式进入全面实施和执行阶段。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边桂彬担任项目负责人,将针对眼科手术操作精细、显微镜下操作的手术视野和操作姿势受限等临床难点,研发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 

    边桂彬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眼科手术机器人方面,国内外基本同步。“2016年在剑桥大学附属医院,国外专家已经在显微镜辅助下,利用机械臂做了一例去除黄斑前膜的手术。我们研发的是针对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疾病等四类眼科手术的眼科机器人,有三维成像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产业化必须建立在技术积累之上 

   边桂彬从2007年开始研发用于穿刺、血管介入等手术的机器人系统,已有十余年的技术积累。“现在做的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基于之前的技术研发工作,我们已做出了原理样机,希望未来两年能做出实验样机,完成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并在未来3~5年内做出临床产品。” 

   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并没有捷径可走,达芬奇机器人从实验室做成产品、进行产业化,用了14年时间。“把机器人应用于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实验室到人体的试用需要大量的时间,必须要一步一步去走。”Brad Nelson提到,做机器人需要很多的公共投资,因此他们非常关注未来的商业潜力,考虑多少人可以从中受益、该领域的专利持有情况,再整合所有因素制定可行的商业计划。 

 

  如何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
  
  如何让普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医疗机器人产品,成为制约我国医疗机器人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国产医疗机器人是新产品,其治疗费用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现行收费体系又不支持技术服务收费,医院要考虑效益,往往动力不足。并且公立医院医疗器械是政府采购,采购周期长、链条多、指标多,对新的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品信不过,害怕承担手术失败风险等,也导致医院不愿意使用国产手术机器人产品。
  
  受访专家认为,应以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医院广泛应用国产医疗机器人产品。“十三五”规划明确将“手术机器人”列为“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中重点发展的机器人装备。我国到2025年的制造业规划也在“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领域提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专家认为,国家政策尚需细化,落实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支持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机器人应用推广。但由于缺少实际操作的细化规则,政策往往很难落实。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 扈永顺 2018-8-25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