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辉煌甲子 永志创新】纪念建所60周年·人工智能学术论坛隆重举行

  • 发表日期:2016-10-17 【 【打印】【关闭】
  •   1017日,自动化所60年所庆系列活动之一——人工智能学术论坛隆重举行。论坛邀请到了包括自动化所谭铁牛院士、清华大学张钹院士、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日本德岛大学任福继教授在内共11位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主题学术报告。今天,自动化所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专门开辟的三个分会场也是一座难求。共有来自所内外,甚至还有外地专门赶来的科研人员、学生等400余听众到场参与,共享这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自动化所所长徐波首先向与会嘉宾作所情报告。徐波所长从历史沿革、目前的学科定位、人才队伍、机构设置、院地协同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自动化所的基本情况。1956年,作为新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四项紧急措施之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正式成立。60年来,自动化所与人工智能同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科技报国的征程上书写下华丽篇章。徐波所长在报告中向六十年来在自动化所工作过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和帮助自动化所成长的领导和同仁们表示了最衷心的感谢。 

      随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自动化所研究员谭铁牛院士致辞并做主题报告“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动态与新趋势”。  

      谭铁牛院士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科学院党组,同时也作为自动化所“不老不新”的一名员工对自动化所60周年表示祝贺,为自动化所几代人做出的贡献,以及现在依然奋斗在自动化所科研一线的自动化所同仁们表示敬意。1996年,谭铁牛院士从英国怀着满腔热情回归祖国工作,成为自动化所的一员,至今已经过去20年。他深情地表示,“虽然现在我的岗位调整了,但是自动化依然是我感情所寄、依然是每天工作结束后的归宿之地,一天不来自动化所我心里就感到不踏实。” 

      在随后的学术报告中,谭铁牛院士回顾了人工智能60年来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新动态与新趋势,并对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他希望面对人工智能大潮更要保持清醒、切记跟风,同时深刻理解AI内涵,始终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他表示,作为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关键使能技术,人工智能将日益成为新一轮产业的引擎,必将深刻影响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和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最后,谭铁牛院士还对自动化所未来的定位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抓住机遇,砥砺前行;抓基础,练好自身内功;抓交叉,催生重大突破;抓集成,发挥综合优势;抓协同,促进成果转化。 

      清华大学张钹院士回忆了与自动化所多年的深厚情谊,向自动化所送上真诚的生日祝福。在报告中,张钹院士以“后深度学习时代的人工智能”为题,从一个新的高度分析了从符号主义诞生到连接主义。通过分析时代特点、预测这个时代下人工智能的可能命运。张钹院士指出,后深度学习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更加依靠学科交叉,特别是数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语言学。他的报告带领大家重新认识人工智能——这个被始终寄予厚望的学科。

        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的报告“AI理论的突破与创新”针对人工智能三大学派——解构主义的人工神经网络,功能主义的物理符号系统,行为主义的感知动作系统基础之上,提出整体转换的生态演化论方法论。在这个方法论指导下,发现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来说,比结构、功能、行为更重要的是智能的生成机制,并且发现这个机制就是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也就是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因而提出并建立了机制主义人工智能理论  

      日本德岛大学任福继教授的报告“机器人进化与人道智能”围绕情感这一先进智能的重要标志,立足于报告人在服务机器人情感计算与交互能力方面多年的研究积累,介绍人机交互信息的主动采集、高效融合、选择感知和意图理解等关键环节的相关技术,对服务机器人发展进行展望。同时,对机器人进化将会带来的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人道智能,新图灵测试构想。  

      下午的论坛精彩继续,观众热情不减。  

      美国华盛顿大学谈自忠(TJ Tarn)教授带来下午的第一场报告“Next Big Things i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谈自忠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硅谷革命带来的遥控机器人到交互机器人再到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而这种变化影响了制造业文化和自动化生产的研究机构。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李航作报告“拥抱自然语言处理新时代”,他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讨论了为什么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理解依然困难的原因以及面临具体的挑战。他还将结合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预测了自然语言处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360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颜水成作报告“Facial Entertainment: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在报告中,颜水成介绍了一系列针对娱乐应用的人脸识别的工作,自动美化人脸检测和面部对准底层技术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征研究员在“基于磁共振影像的猴-人跨物种机器学习”中指出,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在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广泛应用于获取蕴含大脑结构与功能信息的联接图谱。使用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不仅可以辨别正常人和病人大脑图谱中内在的、带有判别信息的生物标记,对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吴思教授的报告“架起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的桥梁”围绕生物视觉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比较了其与深度学习的异同,探讨了未来类脑计算发展的方向。 

      中科院心理所蒋毅研究员作报告“Human visual perception of biological motion”他在报告中介绍他所在团队在生物运动信息的视觉加工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果。 

      清华大学胡晓林教授作报告《深度学习与神经科学的交汇》,介绍了近期深度学习与神经科学出现融合迹象:一方面,通过借鉴更多的脑的结构和功能,人们提出了一些更有效的深度学习模型;另一方面,通过对深度学习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人们加深了对脑的信息处理机制的理解。  

        为期一天的“人工智能”学术论坛圆满落下帷幕,与会观众仍感到意犹未尽。同样也是60年所庆系列活动,自动化所还将在18号上午召开纪念建所60周年座谈会,18日下午召开“智能技术·产业”所友沙龙。 

      60年前,自动化所与人工智能相伴而生,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自动化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体自动化所人将以60周年所庆为新的起点,努力扬帆再起航,开创自动化所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