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媒体扫描

中国新闻网:《不贪他乡草 耕遍故乡田——访归国创业的谭铁牛院士》

  • 发表日期:2016-05-25 【 【打印】【关闭】
  •   18年前,谭铁牛放弃英国雷丁大学终身教职,回到故土。当时他这样说服妻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铁牛跟着走。 

      自此,这头“铁牛”带领团队,在虹膜识别技术领域深耕细作。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在受访时说,他根在中国,事业同样也在中国。 

      两次视觉冲击 

      如今谭铁牛已成“空中飞人”,但1985年第一次坐飞机落地英国希思罗机场时的震撼令他难以忘怀。“环境那么干净,小轿车那么多,和当时中国的反差非常大。”他说。 

      彼时的谭铁牛被公派留学,并先后获得世界著名学府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逐渐在学术圈崭露头角。 

      “但我从没想到要留在那里。我心里始终觉得欠了国家一份‘债’,唯将所学尽报国家,才能以偿万一。”他说。 

      1998年,谭铁牛携妻儿举家回国,被任命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助理、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位于北京中关村北四环附近,当时仍是一片工地,研究所东边是一个垃圾场,这对谭铁牛来说又是一次“视觉冲击”。 

      但他并不在意。“尽管路走得多了,觉睡得少了,但生活更充实了,心里也更踏实了。”他笑着说,“因为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奋斗,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做事”。 

      “不信做不出来” 

      谭铁牛有一股“牛脾气”。回国伊始,面对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我记得试着从美国买一个设备,但当时给我们的答复是对中国大陆禁运。”他话锋一转,“那我就自己做,我就不信做不出来”。 

      “谭老师刚回国时,虹膜识别、计算机视频监控等在国际还并不是特热门的研究领域。”谭铁牛过去的学生、中科院自动化所张俊格博士说,但是谭铁牛看准这一方向的国家需求,加大力量研究。 

      十多年来,谭铁牛组建了包括光学、电路、算法、系统等多学科力量的科研团队,开展了生物特征识别、图像视频理解和信息内容安全等研究。他们攻克技术难关,提出基础理论,掌握数据源头,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据统计,在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一份刊物上关于虹膜识别的文章,至少四分之一出自这个团队。他们建立的虹膜图像数据库已成为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共享虹膜图像库,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多个研究团队申请使用。 

      寻找科研价值 

      谭铁牛说,比起发表论文,令他更有成就感的还是看到成果服务国家、造福民众。 

      20161月,中国第一款量产的虹膜识别手机问世。包括其在内,谭铁牛课题组技术转移成立的高科技公司中科虹霸开发出的虹膜识别技术系列产品,已被广泛用于终端解锁、煤矿安全生产、反恐防恐、金融安全等领域。这些产品占据中国国内虹膜识别市场70%以上的份额,还通过技术授权在国际上大规模应用于银行ATM取款机。 

      源自于该课题组技术转移成立的另一家高科技公司中科唯实以智能视频分析见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鸟巢区域采用了他们开发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地对入口区域、人流通道、公交车站、活动区的人流状况进行实时智能分析,以及早发现并预警可能的安全隐患。 

      “只有在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科研兴趣与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自己的科研工作才最有价值!”谭铁牛说,能参与到近20年间的中国发展进程,他感到无比欣慰。 

      本文原载于《中国新闻网》2016年5月25日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cm/201605/t20160525_45584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