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告题目:Harnessing Intrinsic Brain Activity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DHD
报告人:Prof. F. Xavier Castellanos, 美国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
时间: 2月25日,9:00-10:00
地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智能化大厦三楼第一会议室
报告摘要:
在儿童多动症患者(ADHD)中,具有固有脑活动特性的自发波动与增长的神经心理学指标的个体变异相一致。此方法的扩展研究表明,ADHD的其他方面,如对未来的注意相对缺乏,可能解释为大脑默认网络未来导向与当前导向的神经处理的不同环路的结果。
报告人简介:
F. Xavier Castellanos, 医学博士,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神经发育障碍中心主任。他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Brooke and Daniel Neidich 教授,纽约大学医学院放射学和神经科学生理学教授。他在Vassar College cum laude获得语言学学士学位,在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获得实验心理学硕士学位,在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Castellanos博士的研究关注于神经影像,神经科学,药理学,以及ADHD的遗传学等等。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th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Biological Psychiatry, 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an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等国际知名杂志。
链接地址:http://www.brainnetome.org/en/news/395-castellanos-20140225
(2)报告题目: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的大规模网络:结构和动态变化
Large-scale areal network of the primate cortex: Structure and Dynamics
报告人:汪小京 教授,纽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
时间:2月27日(星期四) 上午9:00-10:00
地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智能化大厦3层第一会议室
报告摘要:
本次报告中,我将介绍近来在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大规模网络的结构和动态变化的研究。大脑皮层的系统组织可以表达为大约100个相连区域之间的复杂网络。尽管对这种区域网络特性有一些研究进展,但是否这种连接上高度具体的规则可以由简单的生成原理来描述尚不清楚。通过在一个新的恒河猴数据库上建立大脑皮层网络连接,我们发现区域之间在连接比例(the proportion of connections)和功能相似性(functional similarity)之间存在系统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人类大脑中也存在。我们研究了自然地产生这种结构的最小模型,产生的网络具有大脑皮层网络的很多属性,包括聚集性,度序列,一部分双向和单向连接,宽泛的连接权重,区域间连接距离和基本连接单元(motif)的分布。
进一步地,我们研究了模型的时间动态性,发现这种脑网络不同区域间的局部周期性连接的强度逐渐变化,表现为时间尺度上的层级性:初级感觉区快速对外界输入做出响应,这种响应在刺激移除后立即衰退(适合于信号处理)。然而大脑层级中处于较高位置的联络皮层能够长时间整合输入并表现出持续的活动(适合于决策和工作记忆)。我们继续在26只猴子上通过分析单神经元电记录来测试模型的预测性能。在神经活动的固有波动时间尺度方面,我们发现支持我们模型的有力证据。总之,我们的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模型比现有模型更好,为探索大规模脑网络的动态性和功能提供了有前景的新平台。
报告人简介:
汪小京,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纽约大学神经科学教授。 汪小京是计算神经科学、行为和认知功能领域的专家。 他的研究团队用物理、数学、神经生物学的综合研究方式,首创了前额叶皮层神经回路模型,常被称为“大脑的CEO”。 最近几年,汪教授的团队正在建大型脑回路的模型,来深入研究认知、行为。在2012年加入上海纽约大学之前,汪小京是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终身教授,耶鲁大学斯沃茨理论神经科学中心主任。汪小京获得过多项荣誉,包括阿尔弗雷德·斯隆研究学者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CAREER奖、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学者奖。此外,他还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链接地址: http://www.brainnetome.org/en/news/399-xiaojing-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