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日,由自动化所携手云知声、英特尔共同举办的“AI技术与产业化展望——算法、计算与应用”沙龙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到来自自动化所、计算所、英特尔等的多位业界大咖参与,并就AI行业前瞻性技术及发展前景发表精彩演讲。活动还吸引了包括格力、荣邦智能等多名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人士到场。

云知声“技术与产业化展望”沙龙    

  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徐波在开场致辞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从互联网巨头,到科技公司,再到各种创业团队,无不将其视为通向未来的时代风口,进而围绕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语音识别等AI核心技术大举投入,展开布局。 

  针对医疗、家居、汽车、金融等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无疑将带来革命性的颠覆改造。中科院自动化所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国立自动化研究机构,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在推动行业基础性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徐波致辞

  随后,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军带来了《人机对话自动评价方法讨论》的主题演讲,为在场人士详细阐释了对话系统的定义、评价角度,及其不同评价方法的差异特征。他指出,对话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能够以结构连贯的方式与人进行交谈与交互,而“完美的”对话系统,则需同时满足感知知识、感知个性及情感、感知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大量的干货分享,令在场人士受益匪浅。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军    

  好比键鼠之于PC时代,触控交互之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万物皆有灵”的IoT时代,亿万设备需要更高效、自然、低门槛的交互方式。在此背景下,具备成熟技术且大众接受度高的语音交互成为了物联网下一代交互的入口。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文举认为,远讲语音识别即脱离麦克风终端(比如手机)实现远距离语音交互当前已成为发展趋势,但从目前来看,噪声、混响、回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进步。 

  “由中科院自动化所独立研发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兼容多种麦克风阵列构型的前端处理系统,在包括强回声消除及抑制、噪声鲁棒声源定位、鲁棒定向增强、自适应噪声抑制、降噪降混响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核心优势,识别结果优势明显。”刘文举介绍道。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文举    

  沙龙活动上,云知声战略合作伙伴英特尔(中国)首席工程师/高级研究总监、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认知计算实验室主任陈玉荣在主题为《理解视觉数据》的分享中,介绍了英特尔在人脸识别和情感识别,物体识别网络设计及压缩技术,场景理解、多模态图像视频解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成果。他指出,目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主要致力于视觉数据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工作影响英特尔的产品,进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英特尔也将加速与产业界、学术界的合作,通过研究创新,推动视觉理解技术发展,挖掘视觉数据的价值。   

英特尔(中国)首席工程师/高级研究总监、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认知计算实验室主任陈玉荣    

  沙龙活动分享环节的最后,云知声创始人、CTO梁家恩从一名行业一线从业者的角度,与在座人士分享了他对于目前AI产业所呈现出的发展态势的看法。他认为,当前人机交互的变革促使终端数量、应用场景和数据规模产生“量”和“质”的提升,用户大数据变得更加真实和丰富,为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开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AI也存在着诸多潜在风险与挑战,如产品难落地、用户接受程度低、大众舆论对AI的质疑等,都需要行业从业者加以防范,妥善面对。 

云知声创始人、CTO梁家恩    

  梁家恩指出,云知声作为一家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的尖端AI企业,在人工智能还未火起来的时候,便已确立了“云端芯”的战略方向,通过打通云端和终端的连接,最终从云端回到终端,实现技术场景化落地。经过数年发展,目前云知声合作伙伴数量已超过2万家,覆盖用户达2亿,深度服务于车载、家居、医疗、司法等各个行业。谈及未来云知声发展规划时,梁家恩透露,“云知声的AI核心技术和‘云端芯’产品体系在未来将持续创新、演进,通过技术赋能大众生活,进而实现智享生活的愿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