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铁牛是研究虹膜识别技术的,就是让计算机“看”清人的虹膜并将人与人区分开来,因为人眼中的虹膜具有唯一性。现在,谭铁牛的计算机已有很高的虹膜识别率了。国内很多煤矿都把他们团队研究的虹膜识别技术当成宝贝:刚上井的煤矿工人靠人脸、指纹识别都不行。虹膜识别就可靠多了,因为矿工不会让眼睛染上任何灰尘。
当然,计算机“看得准”那是缘于谭铁牛“看得准”。20年前,他看准了自己事业的方向。
谭铁牛本科毕业于西安交大。1985年,他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留学。戴上博士帽后,他在1994年通过公开竞聘获得了英国知名学府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
两年后,他进入中科院。回国不久,他就担任了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谭铁牛开始了新的人生。他瞄准国际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要,在实验室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监控、人物识别与身份鉴定,以及数字多媒体数据的水印处理等。
谭铁牛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员流动频繁的大国,虹膜识别技术能够解决大规模人群精确身份识别问题,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扎根于虹膜识别领域,组建了包括光学、电路、算法、系统等多学科力量的科研团队。
“谭老师刚回国时,虹膜识别、计算机视频监控等在国际并不是特热门的研究领域。”谭老师的学生、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张俊格说,但是谭铁牛看准了这一方向,前瞻性地预测到这一领域会变得日益重要,因而加大力量研究。
谭铁牛是国际上最早从事虹膜识别的研究者之一。他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虹膜识别论文是这一领域最早的基础理论文章之一,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不断引用。由谭团队开发的虹膜识别核心算法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垄断,几次在国际虹膜识别竞赛中夺冠。
前瞻的部署和研究,带来了虹膜识别技术发展的春天。如今,不仅诸多煤矿使用虹膜识别技术,而且基于谭团队核心技术的中国第一款量产虹膜识别手机也已问世。或许用不了多久,走到家门口,不用钥匙,只需朝大门瞅一眼,虹膜识别大门就会为你自动开启。
智能监控是谭团队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现在,社会上的电子眼安装很多,能随时录下人物场景。“但电子眼不能识别谁是普通人,谁是鬼鬼祟祟的人。”谭铁牛说,我们就是要给监控加装智能,让监控系统能从海量信息中做出判断和预警。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园区采用了谭团队开发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地对入口区域、人流通道、公交车站、活动区的人流状况实时智能分析,一旦超过危险值便提供报警信息,提前启动应急方案。北京城铁13号线也采用了谭团队研制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监测盗割电缆的发生。
中科院自动化所孙哲南研究员说,谭铁牛是个目光长远的人。2000年,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生物特征数据库,谭铁牛提出数据库向国内外开放共享。在西方对中国虹膜技术禁运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要共享?
谭铁牛的思路是与国际前沿多交流、合作,同时督促我们自己提高水平,发展核心技术。实践证明这一决断的正确。如今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多个用户使用这一数据库,成为国际上共享规模最大、模态最多(包括人脸、虹膜、指纹、步态、笔迹、静脉等)的数据库。它避免了国内重复建设,使实验室在国际上最知名,使各方专家都愿与我们交流,也使我们在国际测试标准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使我们在国际学术界有了一席之地。
“看得准”的谭铁牛回国创业,成果显著。2013年他被评为中科院院士,去年又被国务院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蓬勃发展的中国大地为他铺就了施展才华的巨大平台。
(本文原载于《科技日报》2016年5月20日08版)